大仙楼

大仙楼

  大仙楼座落在广府城里府衙后门偏西北三十多米处,原名“赏月楼”,是供知府眷属观光赏月用的,建筑在二米高的高台上。台四周垒着一道一米高的低花格子墙,实际是一座殿阁,上下二层,四个檐角向上跃起,形成飞檐,木拱结构,琉璃瓦盖顶,金碧辉煌,十分壮观。

  “赏月楼”为啥改名“大仙楼”呢?传说在过去,不管是谁家,遇到红白喜事,需用盘、碗、桌、凳,都可以到那里去借,用完归还。说起来,故事还挺蹊跷呢!

  很早以前,广府城东大街有一位很出名的外科医生,只要请他看病,药到病除,人称“活华陀”。

  这一天晚上,大约在九点多光景,门外忽然来了一位丫环,带着不少礼物,慌里慌张来请医生,说是她家小姐因吃鸡不慎,有一块鸡骨头卡在了嗓眼里,疼痛难忍,请先生过府医治。先生顾不上多问,立即拿了镊子和药品,随着丫环走出药房。到了门口一看,好阔气呀!一辆装饰得非常华丽的飞帘轿车,套着两匹像泥捏的大红马。先生和丫环急忙上了车,车夫鞭子一响,车飞快地跑了起来。大约走了两个多时辰,车子停下来,先生跟着丫环下了车,直奔小姐闺房。只见是一个十八、九岁的大姑娘,正躺在床上呻吟,疼得脸都变色了。身边还有五六个姊妹,一见先生请来了,急忙把姑娘扶起来,央求先生赶快看病。先生二话没说,戴上眼镜,用压板把姑娘的舌头按下去,看见一条骨头正卡在姑娘的前嗓上。先生运用他的神奇妙术,一下镊子就把骨头取出来了,然后又吹进点药,让姑娘躺下休息一会儿,并给了三包药面,让她晚上服一包,明天早上服一包,中午再服一包。还真灵验,姑娘吃了三包药,不但不疼了,还吃了几个鸡蛋。第二天晚上先生又来时,姑娘已经坐起来了。先生说:“看样子六七天就好了,如果有啥事再去找我。”

  姑娘很是感激,一定要留先生在这里进夜餐,先生推辞不过也就答应了。不一会儿,菜上来了,一连上了二三十个菜,盘盘香甜可口,一盘一种美味,别说吃过,就是连见都没有见过。姑娘说:“我爹妈都在远地做官,我和哥哥在这里住着,哥哥半月前到姥姥家去了,等我爹妈、哥哥回来了,再到府上谢你。”先生回去时,姑娘还给了先生不少珠宝和银两。

  先生回家后,心里犯起疑来:“我在广府城从医已经四十年了,哪个大户人家我没去过,可哪一家比得上她家阔气?一进七八道院子,房子都是金碧辉煌,饭菜又那样出奇!她姓啥?没有说,住在哪道街?不清楚。来回都是轿车子接送。广府城里我走遍了,出名的有钱的人家我都知道,为什么这一户我从没听说过呢?”

  这一天晚上,他把自己为何给这家姑娘看病和姑娘家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疑心,全都跟自己的老伴说了,老伴想了半天,也说不清楚。后来老伴对他说:“这样吧,你想弄清这事,我倒有个主意,等下次她再请你的时候,你悄悄从车缝里往外看看,记住车走的路线,你回来时把你的绑腿带子故意丢在她家门上,第二天根据你坐车的路线找,看你的绑腿带子丢在那里,不就找到姑娘的家了?”先生觉着老伴的主意好,决定就按老伴的主意办。

  过了几天,丫环又来请先生,说是大少爷回来了,请先生过府一叙。先生坐在车里,按照老伴的主意,从车子的帘缝里,仔细观察车走的路线,一一记在脑子里。见到少爷后,少爷非常客气,又赠给他不少金银和珠宝。先生回家时,故意把绑腿带子丢在姑娘的门口上。

  第二天一早,先生按照自己记住的行车路线,一直找到“赏月楼”的台子后面,在西北角处看见有一个洞,洞口还露着先生半条绑腿带子。这时先生才知道,自己是给狐仙治的病。

  第二年春天,先生的儿子要结婚了。可他选的黄道吉日那天过喜事的过多,全城不下一、二十家,凡是租赁盘、碗、桌、凳的,前一个月都已赁完了。先生为赁不到盘、碗、桌、凳非常发愁,愁得吃不下饭,睡不成觉。这一天,先生正坐在家里愁闷时,忽然看到一个姑娘带着一个丫环来了。姑娘见了先生,先给先生贺喜,并告诉他:“我是狐仙,多蒙先生救命之恩,现在我已经修炼成了,昨天在佛前沐浴成仙,要到外地去,以后这里事情由家父主持,临别前特向先生致谢!”还告诉他,儿子过喜事使用盘、碗、桌、凳,不用发愁,家父已经准备好了,使多少,取多少。以后不管谁家,赁不到盘、碗、桌、凳,都可以到我家里去借取,只要在办喜事的前两天,写个清单,在“赏月楼”后面焚烧了,第二天早起,就可以如数去取。用完毕后,如数归还就是了,这算是我家对广府乡亲们的一点儿心意吧”,说罢姑娘和丫环就不见了。先生惊喜若狂,急忙把刚才见到姑娘的情况,跟老伴说了。老伴听了也很高兴,就按照仙姑所说,在婚事的前两天,在“赏月楼”的后面烧了香、箔、纸课和借物清单,还虔诚地祷告了一番。第二天早起,果然,要借的东西一件一件,一样不缺。还有几户没有租赁到盘碗桌凳的也照同样的办法做了,第二天早起,家家所借的盘、碗、桌、凳,一件一件,一户户地按照借物清单上所要借的东西,如数放在“赏月楼”后面。

  这一奇闻很快传遍了广府城里,传遍了临近的村庄,传遍了整个广府所辖的十来个县。人们把“赏月楼”改称为“大仙楼”。从那以后,不管城里的、城外的、办喜事或办丧事,谁家用着盘碗桌凳,只要到“大仙楼”焚烧借物清单,第二天就能如数借到,用完以后再归还,这事一直沿用了几十年。后来,不知道哪一户亏了心,借了东西不还。打那儿起,再没人能从“大仙楼”借出东西来了。